建筑膠有害物國標制定箭已上弦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糖尿病治療中心院長馮世良指出的一項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和共鳴:“因建筑用膠粘劑質量問題造成外墻出現大面積開裂、滲漏甚至脫落砸傷人的事件比比皆是。由于化學建材往往被冠以新材料頭銜,檢測方法相對滯后,監管力量相對薄弱,給部分假冒偽劣產品混跡市場帶來可乘之機。”
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建筑膠粘劑專委會上周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重點探討起草制定《建筑膠粘劑有害物質檢測和限量要求》國家強制性標準。
據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秘書長楊栩介紹,這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對十幾種化合物和指標作出明確限量,具體包括游離甲醛、苯、甲苯、二甲苯、鹵代烴、甲苯二異氰酸酯、有機錫、雙酚A、甲基丙烯酸甲酯、有害重金屬、有害填料(石棉)和總揮發性有機物等。同時,標準將列出相關有害物質的檢測方法,并且要求建筑膠粘劑產品必須在包裝上標明以上有害物質的名稱及其最高含量。
全國膠粘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憲權在此次會議上公布了這項強制性國標的制定進度:今年7月完成標準初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10月完成定稿并進入送審程序,并爭取盡早頒布實施。
即將推出的這項強制性國標無疑為規范建筑膠市場帶來無限希望,但來自業內骨干企業的代表熱議:立了規矩未必能成方圓,關鍵還在于提升標準的執行力。
深圳市顧康力化工有限公司總裁黃楚填提出:“目前建筑行業的各種標準很多,但問題也很多,市場混亂。標準的執行情況很差,違規的成本很低,各個部門的監管嚴重不到位,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健康。許多標準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沒有很好執行的問題。再好的標準如果不執行也等于一紙空文。”
大連凱華新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軍建議:“協會沒有執法權,但作為行業組織應該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結合相關執法部門和檢測機構共同去規范市場。對一些關系公共安全和人體健康的重要產品,協會可以出面推薦產品質量好的企業,可以給誠信企業發證書,可以進行產品認證,可以設立和適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等。”
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凱表示:“有標準不執行,不僅是建筑行業自身的問題,而且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存在問題,應該從道德和良知的角度感召違規企業。近10年來,建筑行業發展太快,但基本上處于無政府狀態,賺錢的同時也幾乎毀了整個行業。”
常青樹化工集團總裁鄭秀明等代表認為,標準和檢測不同步,檢測機構的平臺如何建立并獲得認可很重要,否則標準制定就沒有意義。目前世界級檢測機構既昂貴又不專業。
楊栩對此表示,協會將積極舉薦建筑膠粘劑優秀企業和產品參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國家和行業名牌認定,扶優扶強,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機構完善檢測和監管手段,提升行業環保安全及產品質量水平。
記者了解到,世界各國政府和相關組織已制定和發布了大量與膠粘劑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對有害物質的含量進行限制,發展趨勢體現在限制程度越來越嚴格,所限制的有害物質越來越多,鼓勵環保要求更高、自愿性的綠色標志認證。國內建筑膠粘劑近幾年發展很快,但與國外相比普遍存在規模小、質量意識淡薄等問題,管理混亂,優不勝劣不汰。
強制性國標的擬訂標志著我國在強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方法進程中已邁出強有力的第一步。此次會議傳遞出的信息還表明,我國今后還應在完善有害物檢測方法、建立和完善市場準人機制、對生產和施工企業加強監管等方面繼續跟進,扶持規模較大、管理規范、市場開發能力較強的企業得到長足發展,使建筑膠粘劑行業上規模、上檔次,實現環保安全生產、資源優化配置、企業具有較強技術投入的健康穩定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