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缺陷一般是指鑄件上的氣孔、砂眼、縮孔、縮松、裂紋等,其傳統修補工藝是熱焊,一般是用純鎳焊條或鑄鐵焊條進行焊補。這種工藝修補成本高,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有時還會造成廢品。另外有些鑄造廠家使用環氧樹脂進行修補,其強度低,耐溫低,達不到修補之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有關研究人員與維修工程師們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大量維修實踐經驗,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的精髓并結合我國工業的特點,獨創了鑄造缺陷修補劑,對鑄造缺陷進行冷焊修補。這種冷焊修補工藝非常簡便,只需將修補劑填入缺陷內,室溫固化即可。成本低,節電節能,提高工效3倍以上,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環境污染,操作者避免了因焊補而受到高溫、煙氣、弧光的傷害。可修補鑄鐵、鑄鋼、鑄鋁、鑄銅各種鑄件的缺陷,顏色可與基體基本保持一致。而且鑄件縮松焊接難于修補的情況,冷焊也可以很方便的解決。
一、冷焊修補劑
這種冷焊修補劑是一類由金屬、陶瓷、纖維、高韌耐熱樹脂、固化劑構成的膠泥狀(或液狀)雙組分(或單組分)復合材料。用于零件修復和預保護涂層,常溫固化,固化前任意塑造,固化后鋼鐵般堅硬,與金屬基體結合強度高,抗壓強度80-120Mpa,可以進行車、銑、鉆、磨各類機械加工。具體品種用途如下:
HY111鑄鐵修補劑:
用于鑄鐵件的修補與再生。如氣孔、縮孔、砂眼、裂紋的填補與軸承研傷填補和尺寸超差、銹蝕的恢復。
HY112鋼制修補劑:
用于各種鋼件的修復與再生。如氣孔、縮孔、砂眼、裂紋等鑄造缺陷及鋼質零件磨損、劃傷、腐蝕的修復。
HY113鋁質修補劑:
用于各種鋁件的修復與再生。如氣孔、縮孔、砂眼、裂紋等鑄造缺陷及鋁質零件磨損、劃傷、裂紋的修復。
HY114銅質修補劑:
用于各種銅件的修補與再生。如氣孔、縮孔、砂眼、裂紋等鑄造缺陷及銅質零件磨損、劃傷、裂紋的修復。
HY690滲透密封劑:
單組分低粘度流體,對微孔、疏松有很強的滲透力,無需加溫、加壓即可滲入孔內,密封性強,用于各種壓力容器、管道因鑄造、焊接產生微孔、疏松、裂紋滲漏的修補。
二、冷焊操作工藝
1、表面處理:被修表面應確保無油、無水,對強度要求高的修補位,要進行打磨、擴鉆或噴砂處理,要打磨出基材本色。對一些特殊工況要進行特殊處理,如鑄件缺陷內含油污或含水時,要用火焰燒烤除凈;對受化學介質污染的表面要用熱水沖洗再烘干并噴砂處理;對一些軸類或孔類磨損尺寸的恢復,在保證足夠強度的前提下,可打磨或車制粗糙的螺紋狀表面和燕尾槽,深度在1mm以上。
2、清洗:用HY755高效清洗劑或脫脂棉沾丙酮清洗打磨過的表面以除去殘存油污。無油無水的新鑄件可免此步驟。
3、混合修補劑:嚴格按規定的配比將主劑A和固化劑B充分混合,以顏色一致為好。并在規定時間用完,隨用隨配。
4、涂敷:用刮板或膠刀將混合好的修補劑涂于待修表面,可先涂少許,用刮板或膠刀
反復按壓,使修補劑與基體充分浸潤,然后再涂剩余的修補劑,留出余量以便加工。
5、固化:在規定的時間室溫固化,氣溫低于25度時適當延長固化時間。加熱固化可提高涂層性能,80-100度保溫3小時,可獲得最滿意的固化效果。
6、后加工:固化一定時間(室溫下8-12小時)后即可采用傳統的機加工方法車削、磨削、鉆孔、攻絲等,以達到要求尺寸。
三 冷焊常用方法
1.填補法:對于直徑0.5-10mm的砂眼和氣孔,可采用填補法,直接把配制好的修補劑填入孔洞內,固化后打磨平整即可。
2.鑲嵌法:對于直徑大于10mm的大孔洞修補,可用修補劑粘鑲適當的金屬塊(柱),金屬塊(柱)也應無油無水,打磨粗糙,這樣即提高了強度,又節省了修補費用。
3.浸滲法:對于鑄件疏松、微孔(0-0.5mm)可用HY690滲透處理,若是試壓前,可直接滴入疏松處,無需加溫加壓,自動滲入孔內,厭氧固化。不過一般都是試壓后才發現滲漏,這樣在浸滲處理之前先對鑄件作除水分的加熱工作,除水分后最好使鑄件溫度恢復到30-40度再進行浸滲處理。
4.加強法:對鑄件產生裂紋,受力較小部位的裂紋,可沿裂紋開“V”形坡,裂紋端打止裂孔,用修補劑填平即可;若裂紋長且受力大的部位,則需機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