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u漆針孔的機理
1.定義
一種在漆膜中存在著類似用針刺成的細孔的病態。它是由于濕漆膜中混入的空氣泡和產生的其他氣泡破裂,且在漆膜干燥(固化)前不能流平而造成的,也由于底材處理或施涂不當而造成。
2.現象
涂膜干燥過程中或形成漆膜后,表面出現圓形小圈,狀如針刺的小孔,或像毛革毛孔狀的孔,較大的像麻點;針孔的病態,也就是在成膜過程中出現有些部位空白無漆,形成腐蝕的“通道”,必須及早補救。一般是在清漆或顏料含量較代的磁漆,用浸涂、噴涂或輥涂法施工時容易出現。
3.原因
(1)涂料的配方和生產上的原因。清漆的精制不良,溶劑的選擇和混合比例不當,顏填料的分散不良,在涂料生產中夾帶有空氣氣泡和水氣。
(2)貯存溫度過低,使涂料各組分的互溶性變差,涂料粘度上升或局部析出,易引起顆粒或針孔弊病(特別是瀝青涂料。)
(3)長時間激烈攪拌,在涂料中混入空氣,生成無數氣泡。
(4)施工環境濕度過高,噴涂設備油水分離器失靈,空氣未過濾,噴涂時水分隨空氣管帶入噴出,引起漆膜表面的針孔,甚至氣泡。噴涂時壓力過高,距離過遠,破壞了濕漆膜的溶劑平衡。刷涂時用力過大,輥涂時轉速太快等,使產生的氣泡無法逸出。
(5)涂漆后在溶劑揮發到初期成膜階段,由于溶劑揮發過快,或在較高氣溫下施工,特別是受高溫烘烤,漆膜本身來不及補足空檔,形成一系列小穴,即針孔。
(6)被涂物表面處理不當,在有油污的表面上涂漆。木材含水率高,膩子和底漆未干透。涂膜一次涂裝得過厚,溶劑無法及時揮發被包裹在涂層中,經一段時間后揮發逸出時形成針孔。
4.防治措施
(1)在生產過程中防止空氣和水分的混入。采用合適的分散和混合工藝,生產設備加蓋,調節設備的轉速,生產批量的大小要和設備的大小相互匹配等。加入適當品種的消泡劑和流平劑十分重要,特別是對于粘度較大的涂料,加入量一般為涂料總質量的0.1%~1%,過多將影響涂料性能。常用品種有:礦物油消泡劑、有機硅消泡劑、有機硅聚合物型(如EFKA777改性聚丙烯酸酯、P-420乙烯系聚合物)消泡劑等。主要來源是進口,BYK、Henkel、Tego、EFKA等公司都有多種品牌。在乳膠漆、丙烯酸涂料等品種中,通常需要加入消泡劑。
(2)在適宜的溫度下貯存,防止析出、結皮、凝膠等弊病的產生。在使用前需經過過濾。除去雜質和碎屑。
(3)涂料要混合均勻,但不要長時間劇烈攪拌,在攪拌后要待氣泡基本消失后再進行涂裝,雙組分涂料要有一定的活化期,一般在混合后15分鐘再涂裝。
(4)不要在濕度過大時施工,一般相對濕度不大于85%。保證施工機具的清潔與可靠使用。噴涂時,油水分離器需正常且壓力不能過高,壓縮空氣需經過濾,保證無油。刷涂時,漆刷不能蘸涂料過多。要縱橫涂刷,有氣泡時需用刷子來回趕幾下,擠出氣泡。輥涂時也需來回輥動,速度不能過快,將混入夾帶的氣泡趕出。
(5)涂料中的溶劑揮發需平衡,在較高溫度下施工時,可加入揮發速率較慢的溶劑,如用高沸點芳烴溶劑S100、S150、S180代替二甲苯,,加入溶劑石腦油、環乙酮、乙二醇醚類等,降低溶劑的急劇揮發。對烘干型漆粘度要適中,涂漆后在室溫下靜置15分鐘,烘烤時先以低溫預熱,按規定控制溫度和時間,讓溶劑能正常揮發。
(6)底材處理要無油且除塵和達到一定的表面處理等級。膩子層要刮光滑,涂層控制一定厚度,特別對于容易積存涂料的部位。涂裝要具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在底層涂料實干后,再進行下道涂料的施工。
(7)對已經形成針孔的漆膜表面,可補涂配套涂料。對瀝青漆的針孔,可用噴燈微溫漆膜表面。對表面不平整的狀況,可磨平后再涂漆。
-------------------------------------------------------------------------------------------------------------------------------------
(責任編輯:admin)----[注:本網站(中國環氧樹脂應用網http://www.yongshi8.com聯系人:金先生13915284081)發布的有關產品價格行情信息,僅供參考。實時價格以現實流通中為準。受眾若發現信息有誤,可向本網建議及時修改或刪除。受眾在瀏覽本網站某些產品信息之后,使用該產品時請向專業人士及生產商和經銷商咨詢,本網站不對該產品的任何使用后果負責。本站所有文章、圖片、說明均由網友提供或本站原創,部分轉貼自互連網,轉貼內容的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的管理員,管理員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