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Mica),鉀、鋁、鎂、鐵、鋰等層狀結構鋁硅酸鹽的總稱。普遍存在多型性
,其中屬單斜晶系者常見,其次為三方晶系,其余少見。云母族礦物中最常見的礦物種有黑云母K(Mg,Fe)3
[AlSi3O10](OH,F) 2、白云母KAl2[AlSi3O10](OH,F) 2、金云母KMg3
[AlSi3O10](F, OH) 2 、鋰云母K(Li,Al) 3[Si,Al)4O10](F,
OH)
2等。云母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狀、片狀、柱狀晶形。顏色隨化學成分的變化而異,主要隨Fe含量的增多而變深。白云母無色透明或呈淺色
;黑云母為黑至深褐、暗綠等色;金云母呈黃色、棕色、綠色或無色;鋰云母呈淡紫色、玫瑰紅色至灰色。玻璃光澤,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澤。莫氏硬度一般2~3.5,比重2.7~3.5。平行底面的解理極完全。白云母和金云母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和不導熱、抗酸、抗堿和耐壓性能,因而被廣泛用來制作電子、電氣工業上的絕緣材料。云母碎片和粉末用作填料等。鋰云母還是提取鋰的主要礦物原料。
云母族礦物能在各種地質條件下形成。黑云母是火成巖的主要造巖礦物之一,在大多深成和淺成巖中都有分布。白云母也是分布很廣的一種造巖礦物,在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中都有產出。金云母則主要產于超基性巖和鎂質大理巖中。許多有工業價值的云母主要產于偉晶巖和變質巖中。變質巖中大片金云母是由富含揮發組分的巖漿巖對圍巖交代作用的產物。細粒白云母、鈉云母又稱絹云母,一般與熱液蝕變作用有關。鋰云母幾乎只產于花崗偉晶巖和與花崗巖有關的高溫氣成熱液礦床中。變質成因的云母種類與原巖成分及變質程度有關,富鎂碳酸鹽巖變質易成金云母;富鋁巖石變質易成白云母和黑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