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倒閉企業的傳聞,更讓業界在深秋季節增添了一絲寒意,盡管深圳行業協會急忙辟謠,加上扶持政策的出臺,LED企業的日子還是在煎熬苦待,真的不知道在春節前的這段日子還會有多少家企業還將在寒意中倒下。
輿論總是在諷譏行業的亂象、在痛析盲目的跟風、在抱怨行業的標準不完善、在怨恨投機者的無良,可是對LED行業中某些企業的倒閉真正能夠明確分析出其中原因的竟然還是只言片語,LED企業倒閉的根源在哪里呢?
或許大家都認為LED行業的門檻過低,造成很多的大小資本進入行業,在行業中形成了一股強烈的投機風潮。
這種風潮擾亂了行業規則,是行業亂象的原因之一,但這是企業倒閉的最主要的原因嗎?恐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源自企業自身。
這里我不愿再把LED作為一種神秘的光源,來吹噓其具有多么高的科技含量,以視自己有多么精深的技術。其實也就是那么的簡單,簡單到一把烙鐵和一把螺絲刀可以搞定的產品,這是行業投機者有機可乘的原因之一。我們國內的大多數創業者不是從此階段發跡的嗎?所以無可厚非,行業雖然混亂,但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規模擴大后,就不能再采用一把烙鐵,一把螺絲刀搞定產品了。
否則跟企業的形象就有差距了,所以要上機器了,要上人員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企業的管理要跟的上。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卻恰恰欠缺于此,規模上來了,可是管理能力卻沒有跟的上來。企業內部也在搞什么6S,ISO等等,可是這些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我沒有看到或聽說過行業內哪一家深入搞過;所以實際上企業管理者的能力還是停留在初級階段,不知企業該往哪個方面發展,企業怎樣定位;這樣的管理者有心去委托個經理人,但是總又放不下心來,所以處處有心無心的制約,使經理人無法真正的為企業服務。最終導致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停滯或者倒退,甚至倒閉。
更有一些企業管理者,在行業內淘到一桶金后,就好像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盲目的觸及資金的天花板,盲目的擴展,好像整個業界為其獨尊一樣,這兒圈地、那兒投資,加上市場稍稍的波動,使自己本來薄弱的資金鏈,在左右奔突中斷裂,企業無以維系,最終倒閉。
那些存在不久的企業,他們的關張不能稱之為倒閉,只能稱為關張或者關門,他們進入這個行業,只是來跟風起哄、渾水摸魚的,他們的存在不僅僅是我們行業的壞處,還有部分的好處。因為他們不管是跟風起哄、還是渾水摸魚都對于消費者認識LED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們很多人沒有看到這一點,就像我們國內行業目前為國際大廠開疆拓土一樣,我們目前不僅僅是在引用他們的技術。我們行業人士看不到這一點,當然就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一點來營銷自己了,不能很好的利用也就罷了,能夠堅持自己也行啊,可是最糟糕的是自己都不能堅守原則,一下跌到了投機者一樣的水平,反而使自己深受其擾。
在我們的行業發展初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沒有一個標桿,那些整天喊著標準的人,其實是自己心里也沒有標準;在這些喊標準的人或者企業中,其中大部分是投機者。因為對于投機者來講,給他們個標準,他們就奔著那個標準去做,去實現標準;他們就有了目標,就有了對項目的指定性。對于投機者來講,他們會有很多種方法來達到設定的標準,由于對LED認識的不足,當然談不上對LED安全性的認識,起初是好的,他們認為產品做好了,就成功了?汕∏〔皇悄菢拥暮唵,而對于此,我們行業內一些企業不但沒有很好的利用自己對LED的認識,去表現LED的魅力,而是跟著他們的風去做,所以自己做的也很差,這樣不自覺的就拉低了自己的行業地位,企業岌岌可危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對于企業來講,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的管理水平要跟的上、產品水平要跟的上,更重要的是市場水平也要跟的上。這一點我們的企業也做的很不足,沒有什么更高的意識,不是很多企業還在宣傳OEM、ODM的嗎,難道我們不能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基礎上,進行營銷水平革新嗎?當前很多企業還在宣揚著自己的企業外貿業務收入是多少多少,內貿做了多少多少,我想這樣散兵游勇式的營銷已經觸及營銷的天花板了,應該進行營銷思想的轉變了。
怎么樣去營銷自己,我想大多數的企業老板肯定會比我講的好的多,可是他們做的怎么樣呢?這些企業老板言行不一致,怎么樣能夠指揮自己的企業?
突然記起來一位朋友跟我說了一個成語“上行下效”,企業管理,對于企業管理者或者企業主,你自己的言行是不是一致,你所提倡的條文和規章制度,你自己執行的如何?也就是你要品別人的同時,也先品品自己。
如果自己都品不透自己的話,你所在企業里提倡的6S、ISO、多么高尚的企業文化,多么先進的企業理念,多么不凡的企業思想,什么客戶是上帝,什么服務宗
旨等等統統是假的,因為你自己都執行不到,還要求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嗎!但是部分企業主就是這樣,這是我的企業,你來我這里就是掙我的錢,你就應該聽
我的,別管我做到做不到了,就要求你做到,你說這樣的企業有多大的存在空間?
再說某些區域內人才的問題。其實LED這個行業對于技術能力的要求其實是挺高的,但是企業間人才頻繁的流動,不僅沒有使技術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而且使產品
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并且產品質量出現了嚴重的倒退。更為嚴重的是技術人員的技術沒有提高,但是身價卻提高了很多。一個人才,在技術能力基本上沒有提高的
條件下,連跳三家企業,身價能夠提高一至兩倍。特別是從那些規模比較大的廠出來的技術員,身價更高。對于一家本來成長中的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不可能付出
太高,所以一個企業也就是有這么一兩名人員,這些人員技術能力也不算很好,企業要求盡快的出產品,所以這些技術人員只能靠著在老東家積攢的一點家底或者人
脈,抄襲老東家的產品。
這就是同質化產品的根源之一,同質化的產品在市場上大量的累積,看起來就亂了,所以一家價格比一家價格低,使市場毫無章法;挖取別人人才的企業大多沒有留人機制,結果造成不斷的挖人、走人,最終自己在產品方面一無所獲。
企業上市了就完事大吉了嗎?就后顧無憂了嗎?不是吧,那些上市的企業,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穿著內褲展覽給人的,你的一舉一動都被投資者監督著,不管你把企
業描繪的多么美好,前景多么絢爛,可你企業的現實都逃脫不了人們的監視,再說拿著投資者的錢花,而不能為投資者創造些利潤,總也有些心理不安穩吧。所以上
市企業如果真的沒有些真本事,在行業洗牌的時候,會比那些沒有上市的企業失敗的更慘,企業的管理者更是臭名卓著。
在市場的寒風中瑟瑟的LED行業企業,不要總是強調客觀原因,先在自身上找找原因更能夠來的現實,更能夠挽救自己;找自身的問題,雖然是一種痛,是一種難堪,但是短暫的痛過之后、難堪之后,前景定會非常的燦爛光明。
-------------------------------------------------------------------------------------------------------------------------------------
(責任編輯:admin)----[注:本網站(中國環氧樹脂應用網http://www.yongshi8.com聯系人:金先生13915284081)發布的有關產品價格行情信息,僅供參考。實時價格以現實流通中為準。受眾若發現信息有誤,可向本網建議及時修改或刪除。受眾在瀏覽本網站某些產品信息之后,使用該產品時請向專業人士及生產商和經銷商咨詢,本網站不對該產品的任何使用后果負責。本站所有文章、圖片、說明均由網友提供或本站原創,部分轉貼自互連網,轉貼內容的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的管理員,管理員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