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燈具設計的景觀性研究
摘
要:文章以城市道路燈具設計中存在的景觀性問題為切入點,探討了城市街道燈具與功能性照明、城市空間、街道空間及燈具景觀性設計之間的互動關系,剖析了燈具設計及選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并結合工程實踐就城市街道燈具系統的景觀性構建提出了建設性方案。
關鍵詞:城市照明規劃 道路燈具設計 燈具選型 城市景觀
“今夕重門啟,游春得夜芳。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這是出自唐朝詩人沈亻全
期的五言古詩《夜游》。詩中功能性的燈影和月華、晝色、星光一起,塑造出和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田園式城市夜景,體現出古代城市照明燈具原始而質樸的景觀性。現代的城市照明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照明燈具的景觀性訴求也會有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同樣也將面臨新問題。
1、問題的提出
在我國一些城市的建設中,由于歷史客觀條件的限制,街道燈具往往局限于為行人和車輛提供可辨識照明的基本需求,卻長期忽視甚至忽略了燈具的景觀性。功能訴求上的單一性和基礎性往往導致表現形式的簡單和平淡,一些過于簡陋的形式甚至會阻礙燈具照明功能的正常發揮,并對城市景觀造成不良的影響。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夜間交通量的增加和夜間活動形式的豐富,使人們對于室外夜間照明的功能需求不僅僅滿足于照亮環境,提供基礎的可辨識性。現在國內很多城市的室外燈具更注重裝飾性和美學效果。隨著城市照明的快速發展和燈具商提供的燈具品種的日益增多,一些城市在街道燈具的選擇、更新、設計和布置上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科學性。一些過多、過快的所謂“亮化工程”和“形象工程”造成城市外部空間照明質量的良莠不齊,街道空間秩序雜亂。城市景觀意向的模糊甚至缺失,與城市照明建設提高人民生活環境質量、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目標相違背。
因此,如何在城市照明建設中避免從過去的簡單、平淡甚至簡陋的極端走向繁雜、新奇乃至格調低俗的另一極端,使道路系統的燈具設計與城市的照明規劃相結合,和城市的總體規劃相協調,與城市的建設發展相適應。文章試圖從分析城市景觀與道路燈具的關系入手,通過分析實際案例來探討城市照明建設中道路燈具設計的景觀性問題。
2 道路燈具設計的景觀性剖析
2.1 道路燈具是城市照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城市道路空間是城市交通特征的物質表現,是城市中最易識別、最易記憶的部分。人們對城市的認知往往通過對城市道路空間的認知來實現。街道燈具在城市街道空間中是最重要的劃分和引導要素,形成街道和廣場的環境特質,是城市街道空間和景觀組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城市照明設計的重要內容。
城市道路燈具不是獨立于城市景觀的,而是城市景觀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道路、廣場和建筑是構成城市空間的三大要素,各式各樣的道路燈具也隨著四通八達的道路和點綴其間的廣場遍布城市的各個區域。因此,無論從分布空間及場所的廣度,從分布個體及類型的數量及其在城市街道空間中的尺度而言,道路燈具都是城市景觀設計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夜間,整個城市景觀因為人工照明而完成了一個有趣的空間轉換:建筑失去了應有的體積感和厚重感,更多地成為某種戲劇性的點、線等元素或圍合性的面狀元素;城市外部空間的道路和廣場卻因人工照明而形成某種“負空間”。這種“負空間”已經成為城市功能和景觀的主體,而道路燈具的照明功能是這種“負空間”形成的基礎性和框架性元素。
2.2 道路燈具設計在城市景觀中的價值取向
作為城市景觀設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道路燈具景觀性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就是以人為本,既要考慮城市物質環境形態的創造,又以人的行為和感知為依托,考慮人們的各類活動,以及人的生理、心理、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其范圍小到某條街道的燈具個體,大到整個城市的燈具系統。
2.2.1 晝——景觀性對功能性的隱藏
道路燈具雖然屬于功能性城市公共設施,但對于人本身來說真正需要的是燈具發出的光線,而不是燈具本身。因此,在有充分自然光照明的白天,人們可能會借助燈具自身所固有的某種物理景觀特性,此時,不需要道路燈具作為一種人工器具的形式過分彰顯,而是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融入”整個城市街道的空間背景。當然,這種“融入”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的,譬如可以是某種溶合式的繼承,也可以是某種相持式的對話。但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這種“融入”都是對道路燈具功能性的隱藏,是對其景觀性的凸顯。
2.2.2 夜——功能性向景觀性外延
夜晚,道路燈具成為城市照明功能的主體。街道、廣場、建筑外部空間因為燈具的照明而有了生機和活力,也有了新的表征。此時,道路燈具的景觀性可以通過照亮自身或附加一些裝飾性燈具等手法加以體現,從而使道路燈具在白天所具有的一些景觀特征在夜間得以延續。這僅僅是道路燈具的夜間景觀性表現的一部分,人們關注更多的往往是燈具照明所營造的人工光環境的景觀性,這種景觀性固然可以通過照度、亮度、光色、顯色性等純技術手段加以衡量,但更多的是人對整體光環境的主觀感受,是一種氛圍。這種景觀性是燈具功能的景觀性外延,是把握道路燈具夜間景觀特征的關鍵。
2.2.3 從第二景觀向第三景觀的價值飛躍
哲學家西塞羅將上帝的作品看作是第一景觀,將人造風景看作是第二景觀。第二景觀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對食物、生存、舒適感與安全等基本需求而創造的。而第三景觀是具有設計思想的景觀。
因此,對城市道路燈具景觀性的追求是希望燈具在滿足人們基本的交通和舒適安全需求的基礎上,更多地發掘它們隱含在物質形態和技術形態背后的人文因素、哲學文化及其象征隱喻等,體現幾何學、數學的形體構成和人類豐富的藝術構思,實現從第二景觀向第三景觀的價值飛躍,成為人們與物質世界之間交流的橋梁。
2.3 街道燈具作為城市景觀元素的特性歸納
道路燈具作為近現代工業化的產物,它本身具有超越人體尺度的高度和體量,以及整齊劃一的排列形式,從而使未經藝術化處理的燈具很難自然地融入豐富而具體的城市街區。對事物的充分改造是建立在對事物充分認識的基礎上的。因此,筆者對道路燈具作為城市景觀元素的一些特性進行歸納,為構建道路燈具系統的景觀性提供依據。
2.3.1 區域分布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區域分布的普遍性是指道路燈具在城市地理空間分布的廣度。城市的形成、擴展和更新一直是以其日益復雜的道路交通系統為框架和骨干的,而作為重要的功能性基礎設施的道路燈具也隨之延伸到城市的各個區域。
多樣性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
(1)燈具組合形式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道路性質、道路寬度、道路功能,采用不同的布燈間距、布燈高度。
(2)燈具自身形式的多樣性。可以根據需要在不同的道路,或在同一條道路的不同區域采用不同形式的燈具。
2.3.2 空間分布的序列性和標識性
道路燈具是通過整體的照明組合來實現城市道路的照明功能。道路的線性伸展形式和勻質的道路照明要求,使道路燈具在街道空間的分布上具有相對固定的布燈間隔、布燈高度和燈具樣式,從而形成很強的秩序性。這種秩序性和道路燈具的三維形式及街道的透視關系相結合,產生了很強的引導性和方向性以及道路燈具組合的節奏性。所謂“節奏”就是有規律的運動,其中的方向性和規律性缺一不可。所以,道路燈具的節奏感也是燈具空間分布的秩序性和引導性的結合。
標識性是針對道路燈具分布的位置特點。道路燈具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的兩側或中間,比建筑界面更靠近街道中心,而且有一定的體量和規模,因此很容易成為視覺焦點而且具有一定的標識性。
2.3.3 個體造型的結構性和可塑性
現代道路燈具屬于工業化的產品,具有一些基本的結構性的組成部分,如燈頭、懸臂、燈桿、基座等。可塑性是指燈具的各個部分及其連接節點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藝術化處理,或在燈具上附加景觀性的部件。
2.3.4 人工照明的實用性和造景性
為行人和車輛提供基本的道路照明,是道路燈具實用功能的具體體現,也是道路燈具存在的根本原因。可以通過一些光度數據進行客觀的衡量。道路燈具的造景性和它的實用功能性是相互關聯的。對人而言,大部分的夜間事物必須依賴于人工照明加以呈現。不同的光源色彩、光分布形式、燈具的分布形式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對事物的感知,并進一步影響人的心理感受。
2.4 現階段城市照明建設中的問題剖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街道燈具的設計和選型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對某個方面的忽視或倚重都會使之片面。
問題一:片面地提倡“一路一燈”
一些城市在道路燈具系統的建設中提出“一路一燈”的建設目標,即對燈具多樣性的過度追求,而對燈具的功能性和秩序性有所忽視。每條路都采用不同的燈具固然能增加城市道路景觀的豐富性,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不同樣式的燈具往往在照明質量上差別很大,從而很難保證同種性質的道路照明效果的統一性;同時,對多樣性的過分追求也會沖淡燈具的秩序性和標示性,導致城市街道秩序雜亂,人們對燈具總體印象的模糊。
問題二:對“特色”的過度追求
借助道路燈具的普遍性和標示性,希望在道路燈具的外在形象上體現城市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其出發點是好的。但一些城市領導對道路燈具景觀性的理解不全面,抱著“畢其功于一役”的浮躁心態,利用照明工程建設期短、見效快和易規模化的特點,把“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使城市特色旗幟鮮明”的“重擔”過多押在燈具造型上,使之成為城市“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的排頭兵,從而導致了燈具的特型制作,浪費了過多的人力、物力,同時燈具的造型設計也忽略了街道空間的協調性,破壞了城市整體的景觀環境。
問題三:對形式過分求新求異
忽視燈具的結構性、功能性而片面強調可塑性、多樣性和標示性。道路燈具設計有其自身的科學性和結構性,脫離燈具設計和制造的實際而過于追求光怪陸離的效果會削弱甚至破壞燈具的功能性,而且脫離實際的造型也不會使人產生美感。
問題四:混淆道路燈具和景觀燈具
其實就是混淆道路燈具的功能性和造景性。燈具是用來照亮事物的。很多人誤以為路面或環境不夠亮是因為燈具自身看起來不夠亮。一些地方拆除功能性照明燈具,采用看起來“明晃晃,亮堂堂”的華燈或其他諸如“槐花燈”一類的景觀燈具進行道路照明。結果不但使道路和環境更加昏暗,更因為燈具光源的直接曝露與環境形成強烈的亮度反差,對行人和車輛造成眩光。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當前道路燈具一些現實問題的深層原因是對燈具景觀特點認識的不足,對燈具自身特性各個方面的認識不夠全面。筆者將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就如何全面、主次分明地構建城市道路燈具的景觀性作進一步探討。
3 道路燈具景觀性的構建
城市道路燈具景觀性的內涵是多層次的,其目的不僅要體現自然景觀和人工環境的結合,還要體現歷史文化、地域特色與現實生活的結合,體現城市環境的統一、和諧,并達到改善城市整體形象的作用。是一種綜合的環境形態的體現。
3.1 城市尺度
3.1.1 整體形態和層次的形成
結合城市道路體系的規劃和城市照明規劃,根據相應的道路剖面,總結概括道路燈具的布局形式,對于同種性質的道路,盡量采用同種燈具類型和相同的布燈間距,并確定重要或標志性的街區道路進行針對性的燈具特型設計。
3.1.2 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結合
道路燈具是城市道路空間輪廓中重要的景觀元素之一,城市中的道路燈具系統應根據群化原理做到隱現適度,有整體的風格。城市燈具系統不可能只采用一成不變的形式,在保持某種主體形態一致性的基礎上而有所變化是必然的。城市象征之一的燈具就要在形體空間上做特型化處理,成為背景的要注意協調統一。如果每個燈具單體都爭奇斗艷,勢必形成總體的混亂。
群化原理有類似和接近兩大原則,它易于形成相互間具有內斂形態的整體,便于形成整體的印象。因而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對城市的大多數道路采用風格中性的燈具,對同種性質的道路采用基本一致的燈具;對于重要的景觀性道路、商業街、具有標志性界面的道路采用特型設計的燈具。
3.2 街道尺度
凱文·林奇認為,“通道”是城市五大要素中最為重要、具有統治性、極具活力的城市因素。因此,處理好道路燈具在街道尺度上的空間關系尤為重要。
3.2.1 序列感及引導性的形成
城市街道空間的設計應主要考慮秩序問題。正如格式塔心理學認為,視覺不是對視覺對象各種元素的機械紀錄,而是對有意義樣式的整體把握。秩序性和引導性正是某種意義樣式的體現。因此在燈具照明設計中對于同種性質的道路盡量采用同種燈具,并采用相同的布燈間距和布燈高度,便于人們對街道空間的辨識和記憶,同時形成較強的審美趣味,如圖1所示。
3.2.2 根據街道自身的特點進行調整
城市中同一條道路在其延伸過程中可能會穿越不同的區域,對燈具形式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燈具形式上要保持類型的統一性,同時在懸臂的組合、步道燈、廣告燈箱及裝飾燈的設置等方面要考慮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如錫林大街橫貫整個錫林浩特市,穿越新城區、舊城區、商業區、居住區等不同區域。圖2考慮了同種類型的不同組合。
3.3 燈具尺度
3.3.1 燈桿的架構形式
道路燈具燈桿的主要架構類型可分為單燈桿型,高椎桿型、變形桿型、燈桿及懸臂一體型。單燈桿型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燈桿形式;雙燈桿型比較容易在燈桿之間加嵌一些圖案性的部件;高椎桿型燈具外形挺拔;變形桿的燈具容易給人留下獨具特色的印象。燈桿及懸臂一體型整體感覺簡潔明快如圖3所示。
3.3.2 節點的處理
節點是對整體燈具結構體系中如:燈頭、桿件連接部、端點和近人尺度的結束基座部分的強調和特殊處理。這些節點部分既是燈具自身功能和結構上需要加強的部分,也是整體燈具形式上的視覺焦點。所以,對這些節點部分進行重點處理,既反映出燈具技術設計中功能和結構上的需要,也使燈具本身具有視覺上的穩定性和協調性。
3.3.3 城市文脈的體現
城市燈具的統一性體現在對城市場所精神的理解和傳承上。只有當城市燈具系統從它所處的歷史事件、社會文化、人類活動等特定條件中獲得文脈意義時,它才能真正融入整個城市背景,成為城市景觀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城市也需要有一些固定不變的東西存在,它們是城市認知的關鍵點,也是城市空間特征統一協調的重要因素。對道路燈具結合地方特色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主要考慮在保持燈具本身的功能性結構和輪廓的基礎上,一方面從節點的細節上采用抽象、拼貼、擬像等手法結合一些具有區域、地點特色的圖形、紋樣等進行處理;另一方面從燈具整體形象出發把握其象征意義。
3.4 與照明功能的結合
3.4.1 結合當地城市的氣候和地理環境
在具體的燈桿材料、光源類型、燈具形式的選擇上應該考慮當地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影響。比如在高寒地區避免使用啟動受溫度影響較大的節能型燈具,在臺風多發的沿海地區避免使用懸掛型燈具,而在鹽堿率較高的地區要著重考慮燈具的抗腐蝕性。
3.4.2 對道路路口的處理
城市道路的路口是道路照明設計中的重要節點。在道路路口位置的光色和照度作相應的調整,一般采用高桿型燈具,采用金鹵燈光源產生白色光以便與一般道路高壓鈉燈的黃色光相區別,光源的功率或光源的數量都應作相應的調整以加大路面的照度。
3.4.3 合理選用光源
燈具要實現高效節能,首先應采用節能光源;其次是按照節能光源的尺寸形狀,精心設計燈具的光學系統,提高燈具的有效利用率,突出裝飾效果。
3.4.4 注重開發燈具集成化技術
在燈和燈具一體化的開發和應用中,積極采用各種集成化裝置和計算機控制系統,使燈具及照明系統在調光、遙控、控制光色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改善。
4 結束語
街道燈具是城市外部空間照明功能物質化的外在形式,也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環境的生活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燈具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夜間出行、夜間辨識等基本功能,還要滿足人們對城市環境的景觀性的訴求。從宏觀的城市視野到微觀的自身尺度,對道路燈具系統的景觀特色全面而系統的認識是有效進行城市街道燈具設計和選型的基礎。文中所討論的城市街道燈具設計和選型思路,應融入到城市照明設計的具體實踐中才能實現其可操作性,在實踐中發揮作用,把我們的城市照明建設得更加美好。
-------------------------------------------------------------------------------------------------------------------------------------
(責任編輯:admin)----[注:本網站(中國環氧樹脂應用網http://www.yongshi8.com聯系人:金先生13915284081)發布的有關產品價格行情信息,僅供參考。實時價格以現實流通中為準。受眾若發現信息有誤,可向本網建議及時修改或刪除。受眾在瀏覽本網站某些產品信息之后,使用該產品時請向專業人士及生產商和經銷商咨詢,本網站不對該產品的任何使用后果負責。本站所有文章、圖片、說明均由網友提供或本站原創,部分轉貼自互連網,轉貼內容的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的管理員,管理員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