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BS磁性促進劑的應用特點:
SBS膠粘劑一般由SBS、增粘樹脂、防老劑、混合溶劑及其它助劑組成。當富含磁性有機高分子的“促進劑”引入膠粘劑后,基于其對SBS熱塑性彈性體中塑料態的聚苯乙烯嵌段和橡膠態聚丁二烯嵌段的分別作用,極大地提高其分子活性,顯著提高膠水體系的初粘力和內聚強度、后期剝離強度,以及膠水的耐侯性、耐熱性和膠膜的堅韌性等實際生產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二、SBS/SIS類膠粘劑技術及市場背景: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熱塑性彈性體的簡稱,習慣上又稱為熱塑性丁苯橡膠,被譽為“第三代合成橡膠”。SBS兼具塑料和橡膠的雙重特性,即高溫下呈塑性,室溫時顯彈性。勿需硫化,則有硫化橡膠的性能;不用塑煉,卻有熱塑性塑料的特性。SBS與很多聚合物相容性好,溶解性優,高溫能熔融、熔融粘度低,易于改性等。在建筑裝飾、印刷復膜、壓敏膠、木器工業、箱包制鞋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裝飾用膠粘劑品種主要為氯丁膠類和SBS類膠粘劑。SBS膠粘劑由于本身結構特點,決定了與氯丁膠粘劑相比較具有初粘力較差、粘接強度不夠大,尤其對極性材料粘接力差,粘性維持時間太短、不利于施工操作,耐熱性、耐侯性差等缺陷,在裝飾行業的應用上受到了極大的局限。
國內外對SBS的改性研究從未間斷,由于SBS大分子內缺少極性基團,致使SBS粘合劑與鋁塑板、防火板、PVC板等極性基材粘接時效果不夠理想。為改善SBS粘合劑的粘接性能,人們對SBS基礎膠進行了接枝改性、環氧化等方面的研究,但這樣無疑會增加膠粘劑制造商的投資和工業成本,且工序繁雜,難免顧此失彼。
現在,只需添加SBS磁性促進劑,您就可以生產出一流的好膠。
三、作用機理及相關技術內容: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兩端為硬塑性聚苯乙烯嵌段(PS),中間是軟彈性的聚丁二烯嵌段(PB),這兩種嵌段在熱力學上彼此是不相容的,從而產生兩相結構,呈微觀相分離狀態,形成物理交聯的橡膠網狀結構。分散相為玻璃態的聚苯乙烯;連續相為橡膠態的聚丁二烯。聚苯乙烯相為膠粘劑提供內聚強度(主要體現在持粘時間),聚丁二烯相為體系提供粘性保證。
由于SBS本身粘附力很小, SBS膠粘劑的粘性主要靠增粘樹脂來調節。溶于塑料相(PS)的增粘樹脂,可增加膠粘劑的彈性,模量和內聚強度,并不能產生初粘性和剝離力;溶于橡膠(PB)相的增粘樹脂的作用是降低膠粘劑彈性模量和內聚強度,并賦予膠粘劑初粘力和剝離力。通常,提高初粘力的方式都會降低內聚力,反之亦然,總不能兩全其美。
然而,一個性能卓越的膠種,必須同時具有好的初粘力(快粘力)、剝離力(粘合力)和持粘力(內聚力),因此僅僅著眼于配方的調整是有限的、也是遠遠不夠的。當富含磁性原子的“促進劑”引入膠粘劑中后,由于溶劑的揮發,導致分子間摩擦和磁極反復偏轉,從而引起分子共振。分子鏈在共振狀態得以舒張,布郎運動更趨活躍,又由于SBS磁性促進劑的特殊功效,激活了聚苯乙烯嵌段和聚丁二烯嵌段分子活性,同時賦予膠粘體系極好的初粘力和內聚力,所以SBS膠粘劑的活性得以充分體現,使得膠水對極性基材和低表面能物體同樣具有足夠好的粘附性能。(見圖1、圖2)
實驗證明,由于磁性有機高分子對丁苯熱塑性彈性體分子的共振效應,激活了彈性體分子本身活性,從而使膠粘劑的初粘力、后期剝離強度、耐潮濕性、耐熱性能均得到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