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的影響
聚氨酯的發泡反應隨著物料溫度的上升而加快,在敏感的配方中將會引起燒芯和著火的危險。實驗表明,若將多元醇組分溫度有22℃提高到30℃,在發泡機上生產塊泡時,將引起輕微到嚴重的燒芯,故對生產區內所有反應物料都需精確的溫度 ,精確度一般<±2℃。主要對多元醇和異氰酸酯組分貯槽料溫進行控制。在生產聚氨酯軟泡時,發泡時的氣溫環境對泡沫的反應性及泡沫塑料的物理性能也有一定的影響。
二:空氣濕度的影響
泡沫物料在發泡、熟化時與空氣接觸,大氣濕度對泡沫物理性能有影響,下表為不同絕對濕度的環境下塊泡的最終物性:
絕對濕度/%
|
0.32
|
1.04
|
2.07
|
泡沫密度/(kg/m3)
|
21.6
|
21.6
|
21.6
|
壓餡硬度/N
|
176
|
159
|
150
|
拉伸強度/kpa
|
100
|
123
|
139
|
伸長率/%
|
160
|
235
|
298
|
從表中數據可見,隨著濕度的增加,由于泡沫中的異氰酸酯基團部分與空氣的水分反應,泡沫的硬度有所下降,伸長率增加;由于脲基的增加,泡沫的拉伸強度有所增加。
三:大氣壓的影響
大氣壓的變化,包括不同地區海拔高度引起的大氣壓力的變化,對聚氨酯軟泡的密度有顯著影響。對同樣的配方,當在海拔較高的 發泡時,密度明顯降低。使用相等的發泡劑,在海平面和海拔若干高度地區制得的塊狀泡沫密度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要高得多。為了要獲得所預定的泡沫密度,不同海拔的地區應考慮使用不同量的發泡劑,防止因用量不當而導致發泡的失敗。
根據這一原理,可采用在真空條件下發泡,以降低泡沫塑料密度,此即國外最近開發的可變壓發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