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已經生產的涂料有17大類,1000多個品種。17類的前四類都是以植物油、天然樹脂作為主要成膜物質,這四類包括油脂類、天然樹脂類、酚醛樹脂類、瀝青類,人們通常稱這四類涂料為“油漆”,也有人稱之為油性涂料或抵擋涂料。17大類涂料中還有12大類都是采用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其中有的類型中沒有油類,是以純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這12類涂料相對于前4類低檔涂料而言,人們通常稱為高檔涂料。他們包括:醇酸樹脂類、氨基樹脂類、硝基纖維類、纖維酯纖維醚類、過氯乙烯樹脂類、烯類樹脂類、丙烯酸樹脂類、聚酯樹脂類、環氧樹脂類、聚氨酯甲酸酯類、元素有機聚合物類、橡膠類、其他類。
涂料的組成:涂料的種類雖然有1000多個品種,它們的性質和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成分,按其性能和形態的不同可歸納為下列5大類原料及輔助材料。5大 類原料包括油料、樹脂、顏料、溶劑、催干劑。其中油料和樹脂是涂料中的主要成膜物質,叫做固著劑,是涂料的基礎,沒有它們就沒有牢固地附著在物體表面的涂 膜。顏料是次要成膜物質,涂膜中有了它,可以顯現出很多的特殊性能。溶劑、催干劑和輔助材料等是輔助成膜物質,有助于改善涂料的裝飾性和改善涂膜的其他一 些性能。
成膜物質又可分為主要、次要和輔助成膜物質三種。主要成膜物質可以單獨成膜也可以粘接顏料等物質共同成膜,所以叫做粘接劑。因為它是涂料的基礎,因此也常稱為基料、漆料或漆基。
清漆是指不含顏料和體質顏料的透明涂料,色漆是指加有顏料和體質顏料的不透明的涂料,如:磁漆、調和漆、底漆。膩子是指加有大量體質顏料的稠厚漿狀涂料。
沒有揮發性稀釋劑組成的涂料稱為無溶劑漆,而又呈粉末狀的則叫粉末涂料,以一般的有機溶劑做稀釋劑的叫做溶劑型涂料,以水作稀釋劑的則稱為水溶性涂料。
涂料有四大作用:1、保護作用2、裝飾作用3、標志作用4、特殊作用。
選擇涂料總的原則是:必須滿足涂裝產品的使用環境條件和涂膜的質量要求。
涂料的質量指標包括:1、附著力2、涂料的光澤3、涂料的色澤和亮度4、涂料的遮蓋力5、涂料的力學性能6、涂料的細度與粘度7、涂料的固體含量8、涂膜的化學性能9、涂料的特殊性能10、涂料的經濟性。
需要說明的是涂料的附著力等級不同,涂料的質量則不同,涂膜的性能也不同。涂料的附著力等級越高,則涂料的的質量也就越高。
涂料的固含量是指涂料組分中的不揮發分含量。
涂料的選擇:底層涂料必須對金屬或其它材質表面有很強的附著力與上層涂料有良好的結合力。底涂層的作用除了要以涂料本身的優良性能做保證外,還必須有優良的 前處理質量做保證。對裝飾性要求高或高保護性要求強的產品的涂裝或對因材質表面平整度的不夠而要求涂膜有一定的裝飾性和保護性的涂裝,均需采用中間涂層。 涂裝生產中的中間涂層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表面涂膜對涂料的要求是應具有優良的抵抗外界多種腐蝕的性能、有一定的物理力學性能或特殊性能。表面涂膜不但要 能保護產品表面不受外界腐蝕與機械和人為沖擊碰撞。還要求具有色彩艷麗,光澤豐滿。高固體分涂料、電泳涂料和粉末涂料是低污染涂料。
目前發展高裝飾高保護性、低毒低污染、有特殊作用、美術型等類型的涂料生產,是未來涂料發展的總方向。
涂料的選擇必須滿足各自產品的要求。但是,被涂件涂前的表面處理的質量是獲得優良涂層質量的三要素之一。涂前的表面質量處理是非常關鍵的。同時涂料之間的配套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則。
涂裝層次與涂層厚度,對涂料調制的要求是:底層和中間層涂料的粘度應小,涂裝時要隨時調整,保證始終是薄層涂裝;而面層涂料應調成規定粘度,一般稍大于底層和中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