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實現我市全部工業總產值1萬億元;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電子信息、輕工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6個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記者昨日從市政府獲悉,《福州市“十二五”現代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已正式出爐,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市將構筑“一核、兩翼、三帶”的現代工業發展格局。
工業格局:一核、兩翼、三帶
“十二五”期間,我市現代工業發展格局是:一核、兩翼、三帶。
“一核”即以福州中心城區為核心,形成“十大工業園區”(即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福州保稅區、福州出口加工區、福興經濟開發區、青口投資區、福州軟件園、福州金山經濟開發區、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的空間布局,突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迅速提升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層次。
“兩翼”即南翼地區形成“十大工業園區”(即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保稅港區、福清出口加工區、福州元洪投資區、福清江陰經濟開發區、龍田工業區、長樂經濟開發區、長樂航空港工業集中區、福州東南IC制造基地、閩江口工業區)的空間布局,北翼地區形成“五大工業園區”(即福州臺商投資區、羅源灣經濟開發區、連江可門經濟開發區、福建省海峽西岸水產品加工基地、連江經濟開發區)的空間布局。南北兩翼重在以深水港區為依托,打造福州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三帶”即通過工業園區布局,形成沿海產業帶、沿江產業帶和山區生態經濟帶。通過沿海高速和鐵路等大通道建設,將南北兩翼工業園區聯為一體,使之成為沿海臨港產業集聚區和先進制造業集中區;發揮福州中心城區的帶動作用,以閩江、烏龍江為依托,布局形成聯接周邊地區的工業發展格局,突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形成具有突出特色的高端產業集聚帶;山區生態經濟帶主要包括永泰、閩清以及周邊依山區域,突出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創意產業等。
到2015年6個產業產值超千億
《規劃》提出,到2015年,實現我市全部工業總產值1萬億元;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電子信息、輕工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6個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生物醫藥、新材料與新能源2個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預計到明年產值達1000億元,到2015年產值達1500億元。重點發展平板顯示、集成電路(IC)、計算機外設、通訊及網絡終端、LED、應用軟件、信息服務及動漫創意等產業。
石油化工產業:到明年爭取總產值達300億元,到2015年達1000億元。發揮江陰口岸的區位優勢,打造以中國化學20萬噸己內酰胺和藍星化工重油催化裂解項目為龍頭的福建省重要臨港石油化工產業基地。依托江陰石化基地,重點承接三大合成材料及其后加工產品,如聚碳酸酯、環氧樹脂、ABS樹脂等,將江陰石化片區打造成循環經濟示范基地。
機械制造產業:力爭明年產值超1200億元,至2015年產值超1800億元。“十二五”期間,培育形成年產值超百億元龍頭企業2家(東南汽車和戴姆勒汽車),超50億元龍頭企業5家(冠海造船、馬尾造船、東南造船、華東造船、天宇電氣),形成船舶及配件、內燃機及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等3個百億產業集群。晉安、倉山、馬尾等城區工業園區以精密儀器儀表、智能化設備等輕型化機械為主;羅源、福清、連江等臨港工業園區以造船、大型機械裝備等臨港機械工業為主;閩侯青口汽車城、福州市機電產業園、福清洪寬機電園等園區以汽車及配件、數控機床及配件、輸變電設備為主。
紡織服裝產業:明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達1100億元,至2015年達2000億元。推動福州成為我國重要的紡織產業基地及出口基地。服裝行業以童裝、女裝為主線,加快金山、福興產業服裝園區建設。
輕工食品產業:到明年產值達1000億元,至2015年產值達1500億元。重點培育百洋、海壹、康宏、世紀印福、元成豆業、聚泉食品等龍頭骨干企業。重點扶持福清、連江等縣市形成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推進福建省海峽西岸(連江)水產品加工基地、福清龍田水產品加工園區、馬尾—快安—長安水產品加工走廊建設。
冶金建材產業:到明年爭取產值達600億元,到2015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建設羅源灣大型冶金產業基地,建成年產量1000萬噸以上大型鋼鐵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