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一直被保守指責未對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采取強硬路線的奧巴馬政府,可能要從其他戰線,這個亞洲出口大國發起挑戰。美國可能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發起訴訟,這或引發美中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情緒。“我預計明年美國會對中國提起更多訴訟,”前WTO上訴受理法官James Bacchus表示。他以往主要判決國際貿易爭端案件。已經進入競選模式的奧巴馬總統,最近吹噓他在貿易問題上較前任的路線都更為強硬。中國、民幣匯率和其他貿易問題已經成為美國選舉中的一大議題。有望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Mitt Romney,最近批評中國的措辭變得更加嚴厲,盡管共和黨傳統上傾向于支持自由貿易。“如果你不愿意勇敢地面對中國,最終你就會被中國打垮,這是過去20年來的事實,”這位前麻薩諸塞州州長周二表示。他在美國參議院通過懲罰中國人民幣匯率低估議案之後發表的上述講話,美國國會議員認為人民幣匯率低估使美國失去了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奧巴馬通曉抨擊中國將對美國選民造成何種影響,尚未明顯表示將否決這項議案。不過這項議案料將無法闖過眾議院這關,因多位共和黨領袖擔心該議案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同時恐將引發貿易戰,從而損及美國企業。但奧巴馬可能想向選民展現他在貿易問題上的氣魄,而貿易界專家稱他有多重選項在握,而這些選項和參議院匯率議案不同之處,在于其可望符合WTO規范。周四公布的最新官方數據顯示,美國8月與中國間的貿易逆差達29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全年赤字也可能改寫記錄,這可能會增加奧巴馬采取行動的壓力。美國貿易事務官員上周通知WTO,稱中國政府補貼計畫約有200項,他們并譴責北京當局本身并未依照WTO規定采取行動。位于日內瓦WTO總部的美國官員亦在近期提出中國農業政策問題,稱外國供應商遭到不公平的歧視。Bacchus指出,未來數月可能浮上臺面的一個案子,就是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的申訴案;稀土金屬用于許多高科技及清潔能源產品中。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Jeffrey Schott表示,他亦相信美國貿易代表柯克的辦公室正就對中國展開一系列的新貿易訴訟進行準備。“我認為美國貿易代表正迅速采取行動,以確保美國貿易權益獲得強化,而我認為這對白宮而言是重點工作。”Schott表示。Bacchus提到,奧巴馬和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近期均用更為尖銳的措詞抨擊北京保護美國智產權不力,而過去美國曾在WTO成功挑起此一議題,進一步提出申訴的時機可能已經成熟。此外,美國國會議員一直施壓要求對中國政府太陽能光伏補貼及其他綠色科技采取行動,這個領域的議題毫無掩飾地放在上周美國貿易代表署送交WTO的報告中。美國可能在此議題上需要小心應對,因其本身也有支持再生能源的計劃。緊張氛圍一觸即發分析師提醒稱,鑒于2012年將進行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共和黨和民主黨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手段頻出各不相讓,但這種劍拔弩張的政治氛圍或許導致北京方面的誤讀。中國也將在2012-2013年面臨領導層的換屆交接,從而加劇了中美兩國之間緊張關系惡化的風險。“我們這一段時間以來已然看到,(美國)在耍弄若即若離的挑釁手段同時,保護主義勢頭也日漸增長。”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副總裁、中國問題專家Doug Paal說道。布魯克林研究機構的高級分析人員Eswar Prasad則指出,針尖對麥芒的報復舉措有可能演變為極其嚴重的事件。“這種危險是真正的存在于我們面前,即雙方采取的一些本來是做做樣子的象征性舉措很可能升級成為更加嚴重的貿易沖突,因為兩國都試圖展現出他們強硬的一面,從而取悅國內民眾。”Prasad說道,“未來或將出現更多激烈的對峙,但真正的問題在于,雙方的對抗會否擴大并演變成一場互相損害的公開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