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機,不難發現國內各種發動老百姓參與的舞臺模仿秀之類的節目夠鬧人,也夠雷人。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操練并參演此類超級模仿秀,且甘冒“東施效顰”或“畫虎不成反類犬”之風險。曾幾何時,這一套路也頻頻在我們所熟稔的涂料行業上演,讓筆者驚嘆之余平添幾分無奈!
在筆者的孩提時代,鄧爺爺就教導我們說:“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堅持自己的特色,成為一代人的不可磨滅的時代印記,民族信仰。然而在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這一信仰被逐漸搖撼,質疑,甚者摒棄......當然,涂料行業也列為其中,近些年,山寨橫行,克隆品牌比比皆是。殊不知,創新乃是整個涂料行業進步與發展的關鍵所在!
涂料業上演模仿秀 “東施效顰”難成大器
涂料特色慘遭“克隆”
中國涂料企業在經歷60個春秋的沐風櫛雨之后,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特色路,建立了不少為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標志性企業。然而,這其中也滋生了這樣的企業,他們自身規模小,品牌影響力弱,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其產品型號和性能近似名牌涂料、經營模式和廣告活動雷同于大型涂企。中國涂料企業發展水平的低下,低在各式各樣的雷同和各式各樣的“模仿秀”上,具體表現在中國模仿外國,小廠模仿大企業。自從某國外品牌推出“三合一”和“五合一”后,一夜之間,中國幾乎所有的建筑涂料生產廠家都有了“三合一”、“五合一”甚至“六合一”和“八合一”,功能特點全部一樣。翻一翻市場上到處派發的宣傳資料,雜牌子和知名品牌的資料內容非常相似,除了產品結構、性能特點和注意事項驚人相似外,創意表達方式、語言表述也都非常接近,至于同一廠家不同牌子的產品宣傳,整個就是“全盤照抄”,非常省事。另外,就連品牌名稱也不能幸免,如香港華潤涂料等等傍名牌現場屢見不鮮。筆者試問,如此“克隆”,怎么心安理得。
涂料企業應獨樹一幟與大牌角逐
同質化勢必引發同一陣容內部的價格戰,降低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這是制約中國涂料企業整體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這個問題的解決就顯得刻不容緩!堅持自己的特色仍然十分關鍵,目前國內的涂料企業,產品質量上,大多數處于中游水平,高端,尚不具備與國際知名大公司匹敵的實力,低端,又缺乏與眾多小企業競爭的優勢。在廣告營銷與品牌傳播上,中型企業也是無法逾越的,譬如三棵樹這樣的企業,在2010年憑8000多萬勇奪央視“建材行業第一標”,另外國內其他品牌,如美涂士、經典漆等也紛紛登陸電視廣告黃金時間,新一輪廣告大戰蓄勢爆發。在經銷商網絡上,大企業通過多品牌運作來提高網絡密度,現已將觸角伸向鄉鎮市場,國內涂料品牌也看到農村市場的商機,早已經開辟農村涂料涂料市場,渠道扁平化。小型企業也難分一杯羹。
那么企業要做的就是獨樹一幟,針對自身特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聚焦一些重點產品,加大技術投入,把產品做精,服務做足。既然要做特色產品,完全可以做符合自身特點的,突出產品性能的產品。如美涂士的凈味家健康墻面漆,大幅度降低產品中殘存氣味,創造超凈空間。在廣告營銷與品牌傳播上就要更有針對性的投入,可在慧聰涂料網等專業性網絡媒體上大放異彩,提高業內人士的關注度。另外,也可增加一些常用的但是市場飽和度稍小的涂料品種,如家電涂料,車輛涂料,氟碳漆等。以均衡產品力度,共攫涂料市場。
此模仿非彼模仿或可坐擁小壁江山
對涂料來說,模仿能力與生俱來。當然,此模仿非彼模仿,這里所說的模仿即是仿照現實景象使所涂刷的涂料呈現出來。在歐美,涂料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時尚元素和一種重要的色彩表現形式,僅次于服裝。其中藝術涂料在近年來發展尤為迅猛,種類也不斷細化,如真石漆、不銹鋼漆、大理石漆、絲絨漆、銅銹漆、裂紋漆等。企業可以改變公司傳統涂料功能,針對有朝陽氣息,超越思想的80后消費群,使花樣變多,從散發著泥土氣息的砂巖到銹跡斑斑的古舊青銅,只要是看得到的或想得到的,沒有什么可望而不可即。從視覺到觸覺,從質感到手感,都可以以“假”亂真,栩栩如生,仿個八九不離十。企業切莫拘泥于形式,可多方面拓展思路,擴充產品,拓寬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