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一個顯著的特點——具有不對稱的分子結構。它的分子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親溶劑的,另一部分是憎(疏)溶劑的。由于水是最主要的溶劑,通常表面活性劑都是在水溶液中使用,因此常把表面活性劑的這兩部分分別稱為親水基(極性部分)和憎(疏)水劑(非極性部分),疏水基也叫親油基,如圖所示(略)。
表面活性劑的這種特殊結構稱為兩親性結構(親水基親水,疏水基親油)。因此表面活性劑是一類兩親化合物。
表面活性劑的親油基一般是由長鏈烴基構成,結構上差別較小,以碳氫基團為主,要有足夠大小,一般在8個碳原子以上。親水基(極性基)部分基團種類繁多,差別較大,一般為帶電的離子基團或不帶電的極性基團。
例如日常用的肥皂,其分子式為C17H35COONa,其中-C17H35是非極性的,也即是疏水基,而-COONa是極性的親水基。在水溶液中C17H35COONa電離為C17H35COO-與Na+,其主要作用的是C17H35COO-,稱為表面活性離子,而Na+則稱為反離子。